橋牌怎麼打 |
橋牌最有趣的一點,是在於它重視與同伴之間的默契與信任,更勝於個人單打獨鬥的技巧,只要你不是有心要整垮同伴, 那麼你們能取的成果將決定於你們之間的合作與否。 許多人在年輕時就學會如何打橋牌,接著他們會發現橋牌十分有助於結交朋友與融入團體,國內許多業界的佼佼者(如張忠謀、沈君山等),亦為橋藝界中的好手。也許你看過別人打橋牌,也熟悉一些橋牌過程中的動作, 但是你卻不知道為什麼要那麼做。以下將把一副牌從開始到結束完整的過程逐一分析。 |
事前的準備-洗牌 |
首先 ,我們需要的設備非常的簡單,一張桌子,四張椅子,以及四位對於橋牌有初步認識的伙伴。 喔,當然我們還需要一副撲克牌(如果可以的話最好能有兩副)。四位伙伴各坐一方,分為東西南北四家,而彼此坐在對面的, 就是將與你一同征戰的同伴(術語上我們稱為partner,你們的得分與失分的將一同共享)。現在四個人從五十二張牌(鬼牌要拿掉)中各抽一張, 抽得最大者是首先發牌的人(大小順序是A-K-Q-J-T-9-8-7-6-5-4-3-2),接著發牌者將牌洗好, 請右方的對手切牌(請注意:每打一副牌都要做這個動作,一是以昭公信,二是禮貌問題)。其後發牌者開始發牌, 第一張牌應發給左手方的對手,並按照順時鐘順序每個人都發一張直到發完為止,每個人應該都可得十三張牌 (發牌以及其後的叫牌、出牌順序都應該按順時鐘)。第一副打完後,第二副牌輪由發牌人左手的對手負責發牌。 之前提到,橋牌最好能用兩副牌,因為在發牌者發牌的過程中,他的同伴就應該利用時間洗另一副牌,並把牌交給下一個負責發牌的人。 (以上節錄自 橋藝入門 Alfred Sheinwold 著 世界文物出版社) |
第一階段:叫牌 |
一副牌的過程中,可分為「叫」與「打」兩個階段,叫即是叫牌,目的在於決定一副牌的「合約」,而打即為打牌, 目的在於決定取得合約的一方是否能達成叫牌過程中所定下的「合約」。誰是發牌人,誰就是第一個可以叫牌的人,當然,也可以不叫(pass)。 四為橋手依順時鐘方向依序叫牌,直到某一位叫出一個叫品,而其餘三家都不叫,叫牌階段就宣告結束,而最後一叫,就成為這一牌的合約。 假設四家都不叫,則此牌就沒有合約可打,雙方不輸不贏。更詳細的叫牌過程請參閱合約與競叫。 |
攻擊與防守 |
接著進行打牌階段之前,我們先對兩邊陣營的任務做個初步的認識。取得合約的一方,稱為攻擊方,主要目的在於將合約完成, 而另一方,即防守的一方,必須想盡辦法來阻擾合約的完成。攻擊方的兩人又分別扮演兩個角色-莊家(Declarer)與夢家(Dummy), 莊家由第一個叫出合約花色的人扮演(例如合約是四黑桃,則攻擊方第一個叫出黑桃的人就是莊家),而他的同伴就是夢家。如字義上所表示的, 夢家要做的就是啞巴,他不能有一言一語,也不能有多餘的表情或小動作,只能完全按照莊家的指示行動。 |
第二階段:打牌 |
現在開始介紹打牌的過程。叫牌結束後,莊家左手方的那一位橋手即可打出第一張牌,也就是所謂的「首引」。 當然,由於橋牌是一種優雅的運動,因此首引的動作也有標準的程序:由手中拿出欲首引的牌(只准一張!),牌面向下, 放在正前方,當首引者的同伴示意後方可翻開牌面,如此即完成了首引的動作。當防守方完成了首引之後,夢家應該將手中的十三張牌攤明於牌桌上, 攤牌的標準方式是:每一花色成一束,紅黑相間,再按大小順序將每一花色排列成直行,每張牌的正面都朝向莊家。最重要的一點, 王牌(如果是王牌合約)應該排在夢家的最右方,也就是莊家的左邊。夢家之所以要攤明牌面,是為了讓莊家能控制莊夢兩家的出牌, 這時攤在桌面上的牌,也稱作夢家。現在,首引過後輪到夢家出牌了(如果你還記得的話,之前提到過出牌順序依然是順時針), 這時莊家指示夢家出要打的牌張,夢家就應該拿起該牌放在夢家正前方的桌面上,接著是首引者的同伴,最後是莊家。四個人現在都出一張牌了, 而其中號碼最大的人贏得這一圈,如此四個人都各出一張牌的程序,術語上稱為一磴。每一磴牌首先打出的牌叫做引出(lead), 贏得第一磴的人便能取得引出第二磴牌的權力,而贏得第二磴牌的人就可以得到引出第三磴牌的權力,以此類推,如此的進行直到十三磴牌都打完為止。 當然不管是首引或是每一磴牌的引出,後續的人都依順時針各出一張牌,這個動作叫做跟牌(follow)。依照規定, 跟出來的牌必須與引出的牌為同一花色,例如第一個人出的是黑桃,後面三個人都必須跟出黑桃,除非手上沒有相同的花色,才能出不同的花色。 而跟出不同花色的動作叫做墊牌(discard)。唯一的例外是,之前我們在決定合約時,即決定了王牌花色,當你手中無法跟出引出的花色時, 出王牌的動作叫做王吃(trump or ruff) (以上節錄自 橋藝入門 Alfred Sheinwold 著 世界文物出版社) |
贏得一磴 |
如之前所提,如果四家都跟出花色,則號碼最大者贏得這一磴,但橋藝之所以千變萬化,就是在於我們跟不出花色時, 所進行的墊牌與王吃的動作。墊牌的人,無論墊出的牌號碼多大,都沒有比較大小的權力,而王吃的人卻相反的絕對的優勢。 假設一磴中有一張以上的王牌,則號碼最大的王牌取得這一磴,如果沒有王牌出現,則由引出的花色中的最大牌張贏得這一磴。 例如黑桃是王牌的情況下我們來看看下列四種情況:
|
一副牌的結束 |
十三磴牌打完,一副牌也就宣告結束,兩方就可以開始計算取得的磴數,由於你與你的同伴是休戚與共的戰友,因此你們取得的磴數也會一併計算。 在叫牌時我們宣告的合約,其中內容就包括了應取得的磴數,如果攻擊方取得了合約中所宣告的磴數,則我們說攻擊方完成(make)了合約, 攻擊方就可以得到合約應得的分數,相反的攻擊方若未取得合約中所宣告的磴數,那麼我們說防守方打垮(set)了合約,防守方也可得到打垮合約應得的分數。 最後,在文字上要把橋牌的一步一步說清楚是十分困難的,不妨站在牌桌旁看看別人的打法(例如到高師大橋藝社),甚至找幾位朋友一起打,相信很快就能熟悉橋牌的樂趣。 |
本文引用自 http://www.nknu.edu.tw/~bridge/skill/howtoplay.htm